团队建设

教师队伍

当前位置: 首页 -> 团队建设 -> 教师队伍 -> 正文

陈全家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3-04-21

陈全家

教育经历

[1].

19788月,在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并留校任教。

[2].

19809月至19817月,在北京大学考古系进修旧石器考古,同时也在中科院古脊椎与动物考古研究所

[3].

199252-23日和531日至613,在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举办的,由亨利•露西基金会资助的       考古学

[4].1975.10 -- 1978.8

吉林大学       考古学

[5].

2004710-31日,在中科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举办的石器微痕分析班学。特邀当前国际石器微痕

研究方向

[1] 旧石器考古 动物考古学

工作经历

[1].一、简历

[2]. 2010911-19日,在山东参加了“中国古脊椎动物协会12届年会,中国第四纪-旧石器专业委员会三次年会”

[3].119788月,在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并留校任教至今。

[4].22004年,被评为教授。

[5].32008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

[6].二、参加国内外学术研讨会

[7].1. 2003115-14日,在斯洛文尼亚首都卢布尔雅那参加了“第十届国际新石器时代研讨会”

[8].22007617-24日,在日本东京大学参加了“第四次日本旧石器学会研讨会”

[9].319991210-16日,在广州参加了“中石器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10].419891019-24日,在北京参加了“古人类学国际学术讨论会”

[11].519900923-29日,在大连参加了“环渤海考古国际学术讨论会”

[12].619940703-08日,在沈阳参加了“东北亚旧石器考古国际学术讨论会”

[13].720030916-27日,在宁夏银川参加了“水洞沟遗址发现8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14].820051023日,在河南郑州参加了“织机洞遗址与东亚旧石器文化国际学术会议”

[15].920041018日 ,在北京参加了“纪念裴文中教授百年诞辰暨北京猿人第一头盖骨发现75周年国际古人类学研讨会”

[16].10200679-14日,在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组织召开了东北亚旧石器

[17].国际学术研讨会(长春)

[18].1120061114-26日,在福建三明市参加了“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19].12. 2007712-18日 在郑州参加了“华夏考古学术论坛、动物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32008522-63日,在安徽繁昌参加了“安徽繁昌人字洞发现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21].14. 2008921-23日,在山西太原参加了“中国古脊椎动物学会第11次学术年会,中国第四纪古人类-旧石器专业委员会第2次年会,暨纪念贾兰坡先生百年诞辰会议”

[22].15. 20091018-29日,在北京参加了“纪念北京猿人第1头盖骨发现80周年国

[23].际古人类学学术研讨会暨第一届亚洲第四纪研究学术大会”

[24].16. 2009114-11日,在北京参加了“中国第一届动物考古学术研讨会”

[25].17. 201048-12日,在河南郑州参加了“李家沟遗址现场讨论会”

[26].182010519-28, 在韩国丹阳市参加了“垂杨介与他们的邻居们第十五届国际学术研讨会”

[27].吉林大学文学院考古系

 

科研项目

南水北调办横向委托项目——丹江口水牛洼旧石器遗址发掘(项目负责人,2010-2011

南水北调办横向委托项目——丹江口杜店旧石器遗址发掘(项目负责人,2008-2009

吉林大学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模拟试验在旧石器考古教学中的应用(项 目负责人,起止时间:20012003

吉林大学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动物考古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实践(项目负责人,起止时间2006-2009

国家教委85人文社科重点项目——东北古代民族•考古与疆域(旧石器部分,起止时间:94——97

吉林大学社科基金项目——图们江流域旧石器时代考古(项目负责人,起止时间:2001——200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嫩江流域新时器至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的年代序列及相关问题研究(子课题负责人,起止时间:2002——200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吉林省东部地区旧石器考古研究(项目负责人,项目批准号:06JJD780003,起止时间:2006-2009

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横向项目——延边和龙旧石器遗址调查与试掘(项目负 责人,起止时间:2005-2008

论文成果

1、《长春地区农安、德惠考古调查》《北方文物》851期。

2、《农安左家山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892期。

3、《左家山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分期及相关文化遗存的年代序列》《考古》903期。

4、《四川汉源狮子山旧石器》《人类学学报》911期。

5、《辽宁瓦房店市长兴岛三堂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考古》921期。

6、《三堂新石器时代遗址分期及相关问题》《考古》923期。

7、《长春郊区红嘴子发现哺乳动物化石和旧石器》《长春地质学院学报》932期。

8、《农安左家山遗址动物骨骼鉴定及痕迹研究》〈青果集〉知识出版社。1993年。

9、〈吉林桦甸寿山仙人洞旧石器遗址试掘报告〉《人类学学报》131期。1994年。

10、《吉林省蛟河市拉发山白岗岩洞穴群成因浅析》《吉林地质》1995年,143 期。

11、《吉林市地区首次发现的旧石器》《东北亚旧石器文化》白山文化印刷,1996年,韩国。

12、《东北古代民族、考古与疆域》(第二编、第一章:旧石器时代考古)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年,长春。

14、《吉林镇赉丹岱大坎子发现的旧石器》,《北方文物》,20012期。

13、《涉县新桥旧石器遗址发掘报告》,《人类学学报》2001年,201期。

15、《细林河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研究》,《考古》20047期。

16、《长春地区(99)发现的动物化石和旧石器》,《北方文物》20032期。

17、《清江流域古动物遗存研究》科学出版社,2005年,

18、《延边图们江流域发现的旧石器》《人类学学报》221期,2003年。

19、《白金宝遗址(86)出土的动物遗存研究》《北方文物》20044期。

20、《图们下白龙发现的旧石器》《电子期刊》20031期,《边疆考古研究》第二辑,科学出版社,20045月。

22、《郑州西山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遗存研究》《考古学报》2006年第3

21、《延边珲春北山发现的旧石器》《人类学学报》2004年第232期。

23、《和龙柳洞旧石器地点发现的石制品研究》《华夏考古》2005年第3期。

24.《吉林省洞穴旅游资源及其开发中的问题》《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2年增刊,第36卷 专辑。

25.《镇赉保民三马场北山遗址石制品研究》《北方文物》20081期。

26.《赤峰地区汉代以前动物遗存初探》《内蒙古文物考古》20042期。

27.《2002年内蒙古林西县井沟子遗址西区墓葬发掘纪要》《考古与文物》20041期(动物骨骼鉴定部分)

28.《吉林大安后套木嘎石制品研究》边疆考古研究(第四辑),2005

29.《内蒙古林西县井沟子遗址西区墓葬出土的动物遗存研究》《内蒙古文物考古》20072

30.《内蒙古林西县井沟子西梁遗址出土的动物遗存研究》《内蒙古文物考古》,20062期。

31.《延边地区和龙石人沟发现的旧石器》《人类学学报》2006252期。

32.《延边和龙柳洞004年发现的旧石器》《人类学学报》2006253期。

33.《吉林辉南邵家店发现的旧石器》《北方文物》20061

34.《吉林省白山市老道洞遗址试掘报告》《北方文物》20071期。

35.《嫩江流域青铜时代生业模式研究》《华夏考古》20111

36.《集安太王陵1号陪葬墓出土动物骨骼遗存研究》集安高句丽王陵,文物出版社,2004

37.《内蒙古凉城县板城墓地殉牲研究》边疆考古研究,第五辑,2006年。

38、《图们江流域旧石器时代晚期黑曜岩遗址人类的适应生存方式》《边疆考古研究》,第四辑,科学出版社。

39、《吉林安图沙金沟发现的旧石器》《华夏考古》 20084)。

40、《延边安图立新遗址发现砾石工业的旧石器》《人类学学报》2008年(27卷)1期。

41、《吉林桦甸仙人洞旧石器遗址(93)发掘报告》《人类学学报》20073期。

42、《吉林延边地区和龙石人沟2005年发现的旧石器 》《人类学学报》,20102期。

43、《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考古学 博物馆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1月。

44、《和龙青头旧石器遗址发现的石器研究》《考古与文物》20082

45、《东北地区近几年来旧石器的发现与研究》《考古学研究》(),科学出版社

46、《吉林省旧石器时代晚期细石叶工业技术分析》《边疆考古研究》,第九辑,科学出版社

47、《试析桦甸仙人洞旧石器遗址的石器技术》《博物馆研究》20081期。

48、《试析吉林省东部地区旧石器晚期遗址石制品原料的开发与利用》《人类学学报》待刊

49、《抚松新屯子西山旧石器遗址试掘报告》《人类学学报》2009263

50、《嫩江流域汉以前的石制品研究》《边疆考古研究》第六辑,科学社版社

51、〈试析吉林和龙石人沟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古人类的技术与行为〉〈边疆考古研究〉第六辑,科学出版社

52、《内蒙古金斯太洞穴遗址发掘简报》《人类学学报》2010291

53、《吉林省旧石器考古新进展》《贾兰坡院士百年诞辰纪念文集》。科学出版社,2008

54、《吉林东部含细石器遗存的初步研究》《第四纪研究》20086期。

55、《动物考古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实践》《创新、改革与实践》第三集,2011年。

56、《吉林省东部旧石器时代人地关系初探》《边疆考古研究》第七辑,2008

57、《朝鲜半岛旧石器的原料及工业类型的初步研究》《边疆考古研究》第七辑,2008

58、《延边大洞遗址2007年发掘方法述要》《新果集-庆祝林沄70岁诞辰纪念文集》20091月,科学出版社。

59、《和龙西沟发现的旧石器》《北方文物》20102

60、《和龙石人沟林场发现的旧石器》《人类学学报》20104

65、《试析东北地区北部与俄罗斯外贝加尔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之间的关系》《内蒙古文物考古》081期。

66、《黑耀石产源分析研究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综述》《边疆考古研究》第七辑,2008年。

67、《黑曜岩的考古学研究概述》边疆考古研究(第八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68、 《03JYM0540出土的动物骨骼遗存研究》《吉林集安高句丽墓葬报告集》,科学出版社,2009年。

69、《内蒙古凉城小双古城墓地殉牲研究》《内蒙古文物考古》20102期。

70、《海林炮台山旧石器遗址发现的石器研究》《边疆考古研究》第九辑,科学出版社,2010年。

71、《内蒙古燕家梁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研究报告》《包头燕家梁遗址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1012月。

72、《安徽省霍邱县堰台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研究报》《霍邱堰台——淮河流域周代聚落发掘简报》科学出版社,201012月。

73、《海林杨林南山旧石器遗址石器研究》《边疆考古研究》第九辑,科学出版社,2010年。

著作成果

《清江流域古动物遗存研究》

获奖信息

吉林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993

吉林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993

吉林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993

1995~1996学年第一学期主讲的《旧石器考古》被评为优秀课程

吉林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2007

2008年,湖北杜店旧石器遗址发掘工地,被评为优秀工地。

2009年,《瞄准国际前沿,立足文理交叉:开创考古学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新途径》,被吉林大学评为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吉林省教学成果特等奖。

社会兼职

[1].

中国古生物学会古脊椎动物学会常务理事

 

授课信息

旧石器时代考古学 动物考古学 动物骨骼解剖学 史前考古埋藏学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 旧石器考古专题 旧石器考古方法论

其他联系方式

[1] Email : chenquanjia123@163.comchenqj@jlu.edu.cn

[2] 电话 : 15584194909

上一条:方启

下一条:蔡大伟